为贯彻落实人社部《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系统呈现北京市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在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及新能源与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于9月26日上午组织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主管领导、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共计60余人参会,齐聚奥迪实训中心,共同构建”互学互鉴、共促提升”的教学研讨平台。
致欢迎辞:同心推进 共绘技能人才培育新坐标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熊军权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及教兄弟院校同仁致以热烈欢迎。熊军权副院长于致辞中介绍了学院在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域的探索实践与阶段性成果,并期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各院校共同研讨改革关键问题,协力推动北京市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公开课展示:真岗教学 构建双融教学新范式 公开课展示环节,学院汽车系康静与黄庆田两位骨干教师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师层级)《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为载体,协同开展题为”比亚迪秦Pro EV交流充电控制引导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实践。通过解构企业真实维修案例、重构课堂内容,严格遵循”任务导入—故障分析—解决方案—实车验证—沉淀反思”的教学闭环流程,将企业维修场景深度融入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维修流程”的双重融合。该实践充分彰显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典型范例。
专家点评:多维点评 锚定工学改革新航向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进与提升需依托专业的点评与指导。本环节邀请企业专家、院校课程改革专家及教指委专家开展专业点评。专家一致认为,该课程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有效实现了工学无缝衔接,深刻诠释了工学一体化教学中“以工促学、学以致用”的核心内涵,为技工院校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的教学范式。专家团队针对“岗位适配性”与“产业前瞻性”、“教学设计系统性”与“课改理念实践性”等维度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增设智能诊断设备操作单元及典型错误案例演示环节;引入企业级AI故障诊断系统,强化人工智能素养的课程融入。上述建议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持续优化指明了改进方向。
总结展望:复盘深化 共绘课改深化新图景 最后,学院汽车系主任李兵系统回顾了从学院启动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系部优质课堂建设至本次公开课实施的全过程。该过程充分体现了学院层面的科学规划、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系部内部的协同推进以及授课教师的精准目标导向,最终构建了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践的完整闭环体系。也期望借此活动为契机,深化教研合作、加强师资互通、协同推进课改,促进北京市技工院校深化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次观摩交流活动呈现了学院汽车系工学一体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聚焦专业动态优化、师资能力提升、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升级及深化校企合作等,为首都新能源与交通运输产业输送更多“技术硬、素养高、能创新”的技能匠才,助力技工教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张玉全 曹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