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身影,他身着”志愿红”,穿梭于社区街道、乡村学校与救灾现场,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石油人的大爱担当。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从”军装绿”到”志愿红”,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却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书写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公益传奇。
在退伍后,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他敏锐地察觉到,仅凭个人之力难以满足众多需求,于是萌生出组建志愿者团队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上一群人的齐心协力。”张海涛说道。凭借着在部队培养出的坚韧意志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迅速行动,先是成立了“压裂大队志愿者服务队”。在动员过程中,他挨家挨户走访同事,用真诚和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不少同事被他的精神所打动,纷纷加入队伍。
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张海涛意识到,要想让公益事业走得更远,就需要搭建更大的平台。于是,“大同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从团队的组建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从活动策划到资源协调,每一个环节张海涛都亲力亲为。在这期间,他遇到过无数困难,资金短缺、人员管理难题、活动开展受阻……但他从未退缩。为了筹集善款,他四处奔波,与企业沟通合作,争取社会支持;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他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和团建活动,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急难险重面前,张海涛总是冲锋在前。2023年,五常遭遇特大洪灾,台风”卡努”肆虐,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仅用48小时就筹集到价值10万元的救灾物资。在前往灾区的路上,车辆多次因道路损毁受阻,他带领志愿者们肩扛手抬,硬是将米面粮油、棉被等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当看到老乡们接过物资时眼中闪烁的泪花,张海涛说:”这就是我们做公益的意义。”此前,他还曾为患白血病的贫困儿童在6天内筹款7万元,帮助无户口儿童解决落户难题,组织义务献血超5万毫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把老百姓利益举过头顶”的庄严承诺。
从军营到油田,从个人奉献到团队作战,张海涛用十余年的坚守,在公益之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的故事,是新时代石油人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更是一曲温暖人心的大爱赞歌。在这片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土地上,张海涛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正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奉献故事,让志愿之花在油城大地绚丽绽放。(张玉全 胡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