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新媒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 务  >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 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新风扑面来

辖区文明风,入目皆新景。一直以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宣教引导、示范引领、规范整治等多种途径,传承勤劳节俭、孝善美德,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以“小切口”推进文明民风建设落细落小、走深走实。

“实”字为先,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在八百垧街道党工委的统筹推动下,远航社区不断充实移风易俗工作力量,成立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将红白事办理纳入居民公约,做到辖区内红白事有人问,操办红白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让居民在参与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充分发挥“银领”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作用,推选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办事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代表等骨干,按照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监督原则,引导树立辖区居民孝老爱亲、文明嫁娶道德风尚。同时,在网格内成立移风易俗巡查小组,对辖区内移风易俗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督促建立问题台账,对照问题逐条销号,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宣”字为要,让移风易俗家喻户晓。充分利用各类阵地、载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线上,通过网格群、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载体,转发移风易俗倡议书、播放移风易俗短视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移风易俗知晓率,号召居民争做移风易俗倡导者。线下,积极链接资源,举办移风易俗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工作人员以具体案例剖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陋习带来的危害;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家庭教育宣传和指导等课程,引导广大居民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截至目前,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宣传活动20余场,张贴文明公约38份,利用居民微信群发布《诚信倡议书》、转发诚信小故事、诚信短视频120余条。

“文”字为体,让移风易俗落地生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业广场、党群文化长廊、两邻议事亭等文化阵地举办主题宣讲、文艺演出、看戏观影等活动10余场次,弘扬红色主旋律、激发奋进正能量。特别是借助“庆中秋”“迎国庆”等系列文化活动,以“移风易俗+文艺演出”形式,把移风易俗融入歌舞等艺术形式中,潜移默化引导群众自觉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大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切实“宣”出特色、“唱”响新风、“沁”入人心,推动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风气之渐,往往积习日久。随着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落地,远航社区阡陌之间,民风净、作风纯、思想齐、干劲足,移风易俗似春霖甘露,悄然拂进群众心田。(张玉全)

【人民新媒网】: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
投稿邮箱:rmxmw_cn@163.com
商业合作;论文发表;微信:rmxmw_cn

为您推荐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打出“三招安全组合拳” 筑牢夏季杨絮火灾防线

随着夏季高温持续,杨树飞絮进入集中飘散期。针对杨絮易燃易扩散的火灾隐患,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迅速启动专项应对措施,通过“巡查防控、快速处置、多元宣传”三招组合拳,全力守护辖区安全。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护考行动” 烈日下的最暖守护

高考首日,晨光初现。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两委便带领“红剑”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和网格员们,早早来到辖区考点外围,一场贴心周到的“护考行动”拉开帷幕。他们用扎实的行动,为学子的逐梦之路筑起坚实后盾,让紧张的高考日充满社区的温情。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宏伟社区开展“聚焦法律知识,守护家庭和谐”《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专题普法讲座

为提升居民法治意识,让“学法懂法”成为维权前提,6月6日,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宏伟社区联合八百垧司法所,特邀请八百垧法庭庭长助理关伟珺,开展“聚焦法律知识,守护家庭和谐”《民法典》——婚姻家事编专题普法讲座,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吸引40余人参与。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联合多部门开展 全流程应急实战演练协同联动筑牢安全线

为全面提升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远航社区联合第四采油厂第五作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宝石花物业、龙马物业、北控水务及专业应急救援服务队等11家单位,为辖区居民开展“全链条、沉浸式”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以“数据赋能+实战推演+复盘提升”构建多维度安全治理体系。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景山社区开展 “ 五彩端午 移动服务”便民活动

端午佳节在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节日氛围,进一步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八百垧街道景山社区携手八百垧移动通信分公司联合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端午”之“五彩端午 移动服务”便民活动,辖区百余位居民现场享受便民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