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新媒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 物  >  

河北赞皇郝勇泽:一只手托起万余残疾人家庭的春天

命运曾向郝永泽挥出沉重的一拳,却未曾想到,这个年轻人用不屈的意志和生活的勇气,奋发进取,在极度困境中、在荒凉废墟中开出绚丽之花。他就是郝勇泽,一位来自赞皇县院头镇南峪村的追梦人,用残缺的右臂,托起万余残疾人家庭生活的希望。

2014年,大专毕业的郝勇泽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回到赞皇,毅然踏上乡村振兴的创业之路。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2019年一场无情的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工厂加班赶工的深夜,他的右臂被机器无情绞伤。九个月内,石家庄13次清创手术、转院北京后3次清创与2次肌肉移植……18次大大小小的手术,不仅带走了他的右臂,更让他陷入了痛苦与迷茫的深渊。那段日子,沮丧与绝望如影随形,他无数次问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但郝勇泽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在内心反复告诉自己:“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就像凤凰涅槃,在南峪村两委和院头镇党委政府以及家庭、亲友的支持下,他渐渐从低谷中站起——虽然右臂残缺,但他还有健全的大脑、有力的双腿和灵活的左手!他开始转变心态,重拾生活的勇气,决心用自立自强改写自身的命运。

2023年9月,郝勇泽以公益岗位人员的身份进入河北赞皇残联,从此踏上了一条温暖而坚定的助残之路。参加工作一年多来,他驱车两万多公里,足迹遍布河北赞皇11个乡镇、212个行政村、社区;为1万余户残疾人家庭送去价值450余万元的物资,将关怀与希望送到每一个角落。

在嶂石岩镇虎寨口村,他沿着崎岖的小路步行上门,为重度残疾人申某送去崭新的轮椅;寒冬腊月里,他残联同事冒雪前往院头镇贾沟村,为一户多残家庭的姐弟送去棉衣、棉被和现金;他还引领评定医师翻山越岭,为偏远山村的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这样的故事,在他的工作中数不胜数。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帮扶,都饱含着他对残疾人同胞最深切的同情和牵挂。

面对残疾人的感谢、感激,郝勇泽总是说:“我和你们同是残疾人,你们和我有着同样的遭遇,对你们怎么帮都不够,对你们再好都不为过。” 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享受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重拾对生产生活的信心,成为命运的强者。从意外致残到成为助残先锋,郝勇泽用行动证明:人生没有绝境,只要心怀希望,从容面对,拾起生产生活的信念,就能走出阴霾、就能在生活的逆境中绽放光芒! (张玉全 郝振子 焦红敏)

【人民新媒网】: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
投稿邮箱:rmxmw_cn@163.com
商业合作;论文发表;微信:rmxmw_cn

为您推荐

新时代石油人的大爱与担当一记大庆石油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张海涛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身影,他身着”志愿红”,穿梭于社区街道、乡村学校与救灾现场,用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石油人的大爱担当。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从”军装绿”到”志愿红”,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却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书写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公益传奇。

退伍不褪色 公益践初心——记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

从军营到地方,从军人到公益先锋,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从军9年,他将青春献给国防;脱下戎装后,他毅然投身公益事业,在公益之路上坚定前行,书写了一段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人生篇章。

24个特色项目打造——张海涛的公益创新实践

在公益领域,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深谙此道,在他从事公益事业的十余年间,带领团队打造了24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方式,解决了众多社会问题,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军营到公益:张海涛“退伍不褪色”的使命传承

曾经,他身着军装,在军营中保家卫国,挥洒9年热血;如今,他脱下戎装,却依然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公益领域继续书写着使命担当。井下作业分公司压裂大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海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深刻内涵,实现了从军人到公益先锋的使命传承。

党员先锋张海涛——在公益中践行初心使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海涛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在他看来,公益事业是践行党员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