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新媒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 化  >  传统文化  >  

古籍文字活起来  中华文脉传下去 ——2024年第二场《群书治要》讲习会纪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本着弘传经典智慧、讲习圣贤德行的初心,2024年6月22日至23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举办2024年第二场《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宣讲《群书治要》中的治世理念与伦理精神,链接经典与生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余莉

讲习会主讲嘉宾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余莉;山东建筑大学副教授秦芳博士;剑桥大学博士、博士后聂菲璘;《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罗嘉羽博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硕士崔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伦理学博士刘震寰。讲习会由国家开放大学教师葛斯青博士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刘懿霄硕士主持。

讲习会主持:国家开放大学教师葛斯青博士(左)、美国南加州大学刘懿霄硕士(右)    

刘余莉教授作《注重家教,涵养家风》的精彩报告。刘教授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目的是长善救失,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即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并且始从胎教,贯穿人的一生,直至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祀祖先的目的是为了昭示祖德、传承家风,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她强调,“圣人不耻身之贱,恶道之不行;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读书人应该秉持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教诲,在把经典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圣贤教诲,体悟“君子坦荡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她指出,举办讲习会的目的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但开风气不为师”,倡导深入讲习圣贤经典,虚心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教智慧,将孩子培养成圣贤君子,使家风家道代代相传,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秦芳副教授作《从〈群书治要·周易〉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专题报告,通过梳理《周易》的成书过程及历史地位,介绍了《周易》的深刻意蕴和不朽价值。易的深意不在于预测,而在于指导人们去认识宇宙人生真相,恢复一体德性。《群书治要》将《周易》作为“昭德塞违,劝善惩恶”的判断标准,指导人们通过效法天地,修养自身乾坤之德。人只要认识到乾坤之德是与天地合同的人性本然面目,就可以不断开发自身德性光明,与天地交相呼应,进而成为自强如天、厚德如地的圣贤君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至今日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不断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丰富提供源头活水,通过学习践行《群书治要》,每个人都能回归一体大道,并且立身行道,凭借自身乾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强盛、天下太平。

罗嘉羽作《传统文化与心理调适》的专题分享,从心理调适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心理失衡的原因,指出引起心理失衡的原因、痛苦的根源皆在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应当通过圣贤经典的学习,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淡化欲望、明心见性,不断闲邪存诚、淡化我执,方能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解决人生的迷惑,自觉觉他,从而能在纷繁世事中保持一颗宽广、宁静、柔和的心,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进而改造命运、转变挫折、转化境界,最终度过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崔欣以《孝,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为题进行汇报。孝,是我们的需要,是众德之本,是获得幸福人生、事业兴旺、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前提。孝揭示了一体的宇宙观,通过行孝,可以开显圆满性德。孝是人生的第一课、是一堂不能迟到的课,更是一生的必修课。孝子应从“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等方面尽孝,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道圆满含涉了君臣之道、夫妻之道、兄弟之道和朋友之道。所以,孝道的圆满即是人生的圆满。

刘震寰从行善的重要性、善行的辨析、行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的心态这四个方面对《传统文化中的积善之方》进行了阐述。积德行善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和一体之仁的价值追求,是循道而行的实践,通过修养德行,能够彰显自性明德、改善天命气运,进而兴家旺族、富民强国。行善不能仅仅停留在善的行为上,只有心存善念、真心利他、心念恭敬、竭尽所能、不求回报,并且主动导正向善、引领社会风气,才是真正的行善积德。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敬重尊长、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爱惜物命十种行善之法。在行善过程中要保持感恩心、忍耐心、永恒心,方能克服其中的障碍和挫折,坚持行善、积善成德,求得善行功德的圆满。

聂菲璘从《周易·蒙卦》蕴含的教育智慧入手,作《读书志在圣贤》的心得报告。蒙昧是可以转为通达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纯净纯善的自性明德,学做圣贤是回归人之本来面目,这就是为什么要读书志在圣贤。明明德需赖良师指引。学生以谦虚之心向具有高明之德的老师求教,老师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施教。老师以圣贤之正道来启蒙教育学生希圣希贤、仰慕效法圣人,培养其纯正无邪的品行,可使童蒙得成为圣人。“书读千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古人学习经典的两种方法。学习圣贤经典,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德行修养,教人如何安身立命,更能够引导人循道而行,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利国利民的事业。

会场座无虚席,掌声如潮,与会同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畅谈学习感受。北京和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著名歌唱家廖莎,北京芝麻花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小所先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申静思等结合自身的修学体会,做了精彩交流分享,增进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023年来,刘余莉教授带领的《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秉持“君子以朋友讲习”的理念,持续举办公益讲习会,对《群书治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进行宣讲,并通过线上直播等形式免费推广,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出席本次讲习会的领导和嘉宾包括: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秘书长吴立菊;国家体育馆董事长杨林萍女士;北京云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海龙、王晓杰贤伉俪;北京芝麻花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小所、总经理韩志伟;河北鑫华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树军;北京和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著名歌唱家廖莎;北京孝廉明德文化中心负责人张伟、张晓东;青海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理事郭生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谭英;《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申静思、张超、邢梦潺、刘震寰、邓超然,以及李红姗老师、熊雅昭老师等。本次讲习会还吸引了社会各界贤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计260余人。

文:邢梦潺   图:郭海鹏、周琦旋

责 编:楠 枫

来源:刘余莉学馆

【人民新媒网】 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于人民! 投稿邮箱:rmxmw_cn@163.com

为您推荐

第八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启动大会成功举办

为响应党中央“文化强国”号召,贯彻落实“两个结合”,迎接4.23“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2025年3月1日,第八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网络)启动大会成功举办。

感恩奋进担使命 福田心耕累功德——2024年第3期《群书治要》线下读书会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28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了以“学会感恩 福田心耕”为题的第3期《群书治要》北京线下读书会

经典启智,进学蓄德——2024年第2期《群书治要》线下读书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赓续中华文脉,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第七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全国主会场活动在永州隆重举行

第七届全国“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孔子诞辰日 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全国南方主会场湖南永州道县隆重举行,

第七届“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全国大型公益活动隆重举行

2024年9月27日-29日,第七届全国“相约《论语》 文化中国——孔子诞辰日 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各地隆重举行,全国一万多个会场几乎于统一时间齐声诵读《论语》。《论语》之声,激荡神州!

返回顶部